在這篇的內容中,我們將會學習到一名老師在教學一項新技能時,該如何替孩子在這個領域中從零開始建構起屬於他們自己的新知,在過程中我們要成為學生的報路者,而非學生的專屬司機。

在在認識「搭鷹架」的知識建構過程前,必須得要先認識一位心理學家 Les Vygotsky ,Les Vygotsky從1920年~1934年(37歲因肺結核英年早逝)為止進行了許多兒童思考研究。他的研究大大影響了我們現今對於兒童發展、學習及教學實務的看法。

Vygotsky的基本假設,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成人多多少少會介入影響孩童的學習,促進兒童的認知發展。成人不斷讓兒童參與有意義且具挑戰性的活動,並幫助他們得以完成這些任務。

「當兒童得到能力比他們好更好、更先進的人的協助,他們能夠完成更具挑戰性的任務」

而Vygotsky將孩童現階段能夠達成的任務分成以下三種

  • 實際發展程度(actual development level)
    孩童在不用任何人協助下所能夠達成任務的上限
  • 可能發展程度(level of potential)
    在比他自己厲害的人協助之下可能達到的上限
  • 最接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亦稱 ZPD
    具挑戰性的任務最能增進認知上的成長
    孩童無法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但在他人的協助與指導下才能完成的任務範圍

Vygotsky認為那些不需透過協助能獨立完成的任務時,孩童是學不到什麼的。相反的,他們的成長是需要藉由完成需要協助與支援才能辦到的任務——也就是說當他們試圖去完成ZPD內的任務時事最能夠促進孩童成長的。

簡言之 「能促進認知發展的,是生活中的挑戰,而不是那些易如反掌的成功

(ex.當成人提供各種協助而孩童還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則毫無益處,譬如教五歲孩童撐竿跳,要注意ZPD是他們在認知上能夠有所學習的上限

對孩童的認知要有真的理解,我們除了讓學生獨立操作去看看學生的「實際發展程度」以外,也應該要評估他們再有其他人協助時能夠達到的程度。

套到魔術方塊教學上就是,我們給予指定明確目標,讓學生自己試試看靠自己的認知能夠完成幾%,當老師示範與教學時,評估他們在我們講到什麼環節時他能更完全明白,而那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他現在還無法達到的任務。在一個班級當中一位學生卡住無法達到的任務,往往也會是其他人卡住的地方,就可以將此點特別拉出來說明解析。

成人通常協助兒童,通常對他們都有同樣經驗過的現象或事件共同討論,去幫助孩子理解這個世界,這樣的互動,有時稱作「介入影響下的學習經驗」,鼓勵兒童以特定的方式去思考某一現象或事件,能指出所學背後依據的原則、從它能夠得到哪些結論等等的。

ex.三階第一層電梯法,以過去都有搭過電梯的經驗來具象化套用至新概念的魔術方塊上,在過程中老師除了輸出想法與示範以外,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與學生討論,譬如當電梯要下來時會壓到白角塊我們可以怎麼做?我們應該往哪邊閃?往那邊閃又是為什麼? 嘗試以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會是更好的做法。

事實上除了讓孩童與成人共同建構意義以外,孩童在同儕之間也常常會交換想法,且對於某件事情達到共識,在孩童交換想法的同時,身為老師的我們可以在他們討論的過程中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去思考看看,使孩子嘗試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動動腦該如何得到答案。

例子.
此時有企鵝學生與貓咪學生

企鵝:「我要完成第一層時但白色角塊卡在地下室該怎麼辦?」

貓咪:「剛才沒講到這種情況,我們或許應該把卡在地下室的弄到一樓」

企鵝:「可是我嘗試把他往上時,好像只會跑到三樓而且其他做好的卻被動到了」

貓咪:(轉角塊)

企鵝:(…)

貓咪:(…)

老師:「既然往上不行,那還是有其他方向可以試試看呢?」

貓咪:「那往下試試看好了」

企鵝:「往下的時候白色角塊好像真的跑到一樓了誒!」

貓咪:「在哪裡?可是我往下後他好像就不見了」

企鵝:「我們可以用手指抓著看看他往下後到哪裡」

貓咪:「我找到了!我再讓他走出來他就成功回到一樓了!」

共創意義的討論是很重要的,它能夠讓孩子自然的嘗試解出較為複雜困難的問題,這樣的觀點,常被稱作「社會建構論」 (社會建構論往後會有更深的探討)

而具體該如何讓學生完成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身為老師能夠提供某種特定形式的指導與安排,使得兒童得以完成他們的ZPD時,我們常常會使用「搭鷹架」的做法。

在學習任何新技能時,若有人能夠手把手帶著你一步一步的學習,這無庸置疑是最理想的學習情境,身為一名老師要做到的事情,就是能夠引導孩子在新的領域當中探索,但又不讓學生失去思考的空間。在教育心理學中用的一個詞是「搭鷹架」,將孩子比喻成是一棟正在興建的建築物,而身為老師的角色就是鷹架。

為什麼老師是鷹架?可以先來探討鷹架在蓋房子時的用處有哪些

  • 鷹架用來支撐工人,可以讓工人在上面走動蓋房子
  • 在建築物的每個階段更為牢固,最後能夠支撐起自己
  • 當新建築物逐漸穩固,鷹架也該除步拆除消退

而在搭鷹架的流程有以下步驟

  1. 擬定教學計畫
  2. 示範整體流程
  3. 切割成較小的任務
  4. 明確的教學指示
  5. 提供學習輔具
  6. 聚焦學習→將注意力聚焦在與任務有關的層面
  7. 有效提示、提問→激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促進思考
  8. 維持學習動機

(在這上述的過程中,可以重複提醒學生要達成的任務目的為何)

當學生已經逐漸掌握要領,並且能夠獨立完成幾次目標時,我們在過程中的協助可以慢慢消退,直到學生可以完全靠自己完成任務為止。透過搭鷹架的方式慢慢輔導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任務,在這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建立起自信心,並且能夠獲得許多成就感。

我們現在已經對於搭鷹架的概念略知一二,那我們現在實際將這樣的概念套用在魔術方塊課程之中

  1. 擬定教學計畫 →備課,將課程整理成孩子能夠接受且聽得懂可內化的內容
  2. 示範流程 → 在進到新的環節時會先示範給學生看
  3. 切割成小任務 → 一次不示範太多,將內容切割得較細一些,否則難以吸收
  4. 明確指示 → 示範完畢之後給予大原則並讓學生試試看,並在其中給予明示暗示
  5. 提供學習輔具 → 若該環節熟悉,可以提供計時器讓學生可以紀錄學習情形(可有可無)
  6. 聚焦學習 → 可以獨立完成以後,可以解釋背後的原理(具象化的譬喻會更有效果)
  7. 有效提示與提問 → 讓學生回答看看剛剛講的東西,在敘述的過程中如果學生有忘記就可以給予明示暗示來引導
  8. 維持學習動機 → 營造較好的課程氣氛比,並且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魔術方塊的樂趣,遇到挫折也有老師可以解惑不必擔心
  9. 學生進行任務時,提醒他們任務目標 → 最後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從頭做一次,在過程中可以提醒他們現階段任務要達成的是什麼
  10. 在以上的這些過程中可以不斷的給予鼓勵(合理的給予)

透過搭鷹架的方式,提升孩子的自信和自我效能,偶爾的失敗已經不會像剛開始一樣具有強烈的挫折感,這時也逐漸發展成有韌性的自我效能。

這樣的學習方式是讓學生主動思考與探索,魔術方塊是很適合讓學生認識到主動學習這件事情沒有這麼可怕的,比起傳統教育當中的被動吸收,剛開始多少會有些許不適應,我們勢必得要付出更多的耐心與時間慢慢帶著孩子去做,因為在課堂中你就是孩子最大的依靠,要讓學生知道有老師在可以放心的摸索與耐心思考,能夠提供這樣的學習環境與氛圍,勢必能夠讓零基礎的孩子慢慢跟在你身後學起每一顆魔術方塊。

結論

大家可能都是第一次當一名「教育者」,或許有些老師起初的想法很簡單,我就上課時講什麼地方該做什麼,學生跟著做就好,最後……搭拉!學完一顆方塊啦! 這時候驗收時會發現他們根本無法獨立思考,也完全忘記剛才是怎麼做的,因為他們每一步都只是跟著老師做,當老師不在時他們也無法將方塊給完成,所以更多的心思著墨於讓孩子可以在過程中思考與探索,這能夠讓學習的過程更為順暢,且學生也更能樂在其中而不會一頭霧水。

最後,請你嘗試將搭鷹架的流程套用在任意一顆魔術方塊上,試著去思考這樣的流程該怎麼應用?

(可新增流程上沒有的,也可減少)

問題1

請問你認為鷹架是什麼?對學生學習有什麼好處?

問題2

當一名學生在頂面卡住時,你覺得可能遇到那些困難?以及該如何幫他搭鷹架?

問題3

鷹架在學生有能力自行完成時,就可以被拆除,請問當學生有能力自行完成三階魔術方塊時,可以被拆除的鷹架會有什麼?

問題4

在魔術方塊課堂中,如何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問題5

請試著根據鷹架八個步驟,以三階十字做示範,會如何教學?

  1. 擬定教學計畫
  2. 示範整體流程
  3. 切割成較小的任務
  4. 明確的教學指示
  5. 提供學習輔具
  6. 聚焦學習→將注意力聚焦在與任務有關的層面
  7. 有效提示、提問→激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促進思考
  8. 維持學習動機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