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動機與內在動機

外在動機與內在動機

今天Amy想讓兩個孩子一起來上我們的魔術方塊課,一位是要升上小五的貓咪姊姊,另外一位是即將升上小三的企鵝弟弟,只不過姊弟倆的學習動機卻略有不同。

貓咪姊姊其實並不喜歡魔術方塊,她認為魔術方塊有夠麻煩,為什麼要不斷打亂再把方塊給解回來,來學魔術方塊只是暑假作業要我們寫學習某樣才藝的心得,又不知道要選什麼,媽媽就安排了這項才藝。

企鵝弟弟從之前就對魔術方塊很感興趣,這次有機會能夠參加夢想一號舉辦的超棒超讚暑期二日營真的非常開心,而且聽媽媽說玩這個還可以讓我變聰明,腦袋轉得更快更厲害!最開心的是老師有說暑假可以學某樣技能,開學的時候回去跟大家分享,這簡直對我來說棒呆了!

貓咪姊姊所展現出來的是外在動機,她的動機是來自外部因素,而不是活動本身。對她而言參與這項活動只是完成某任務的「手段」而已。

企鵝弟弟所展現出來的是內在動機,他的動機來自於活動本身,而受到內在動機的影響能讓他願意投入其中,是因為這件事情帶給他的樂趣、能幫助他提升自我。事實上有許多內在動機強烈者,常常沈浸於活動當中以至於忘了時間,忽略了其他所有事情,然而這樣的現象也被稱作「心流」。(日後將會有一篇探討心流)。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受到內在動機激勵的孩子,較渴望學習課堂內容、以更有效的方式學習、也可能有著較高水準的表現。相對的主要受到外在動機影響的孩子,可能需要受到引誘或催促、可能以相當表淺的方式處理課程內容、且常只願意嘗試看起來容易的任務。

不過!外在動機不見得是不好的,通常在學習的過程中,外在動機與內在動機是同時發生的,例如企鵝弟弟,雖然他本來就對魔術方塊感到興趣,但同時他也能透過學習這項才藝滿足老師期望的需求。

某些情況下,只能以外在動機才能夠刺激學生認真學習並表現出建設性的行為,但內在動機終究會是使學生長期維持學習動力的關鍵,身為老師以外在動機刺激學生,在其中竭盡所能讓學生對其提起興趣並轉化為內在動機,這樣會是更好的做法。

外在動機與內在動機並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況且這兩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是同時發生的,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必要過分拘泥於內在或外在動機,否則可能會有矯枉過正的情況,從剛開始慢慢累積經驗,我們會慢慢的清楚學生是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反過來,我們也可以透過知道能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影響他們的行為。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