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的基本理論

前言

行為主義又被稱為行為論,主張心理學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行為,認為個體在環境中所受到的懲罰、激勵、刺激與行為結果所造成的強化,行為主義者重視環境因素帶來的影響,認為人類所有行為都是先天和後天環境決定。

此篇章在於讓講師能夠明白,教育心理學的行為主義及探討學習動機,如何以不同的角度面對學生,透過此文章初步建構不同模型,解決課堂遇到的問題,而不只是具備「槌子」,遇到什麼問題都只是不斷敲打,而不懂得切換工具。

制約

人類的行為主要是他們的經驗和環境刺激的結果,行為主義者認為,除了基本的反射外,一個人出生是一塊「白板」,幾年下來環境會「寫」在這塊板子上,慢慢制約這個人,使之成為某個具獨特特徵及行為方式的人。

古典制約

巴甫洛夫提出的行為改變模式,又稱經典條件反射,使個體產生原先非自願的行為的作用。

例子1:Ryan喜歡打棒球,但在一次比賽中,輪到他打擊,結果投手暴投使他受傷。現在雖然他仍在玩棒球,但每當輪到他打擊,他就感到焦慮,甚至心跳加速,常常球來時身體後退不揮棒。

此理論說明我們如何因為兩個刺激(飛過來的球與球造成的痛苦)幾乎同時出現,而學會新的反應。

例子2:學校舞會上,志明有機會和春嬌跳舞,志明是春嬌非常喜歡的男生,他們跳舞時,播放的曲子是莫文蔚 Karen Mok - 慢慢喜歡你,後來春嬌一聽到〈慢慢喜歡你〉,她就覺得心情愉快。

這個狀況是某首歌引起你的某種情緒,將這首歌與特殊事件連結在一起。

身為講師,我們創造的教室環境,在其中的刺激都可能引來愉快或放鬆的反應,而不是害怕或焦慮,當學生將學校與令人愉快的環境連結在一起,他們會學到學校是他們想待的地方。反之如果他們在學校遭遇令人不快的刺激,像是公然遭到羞辱或失敗,他們最後可能害怕某個活動、某個科目、某個老師甚至某個學校。

操作制約

操作制約又稱為工具制約或工作學習,是作用於原先已經自願進行的行為,使其增強。

例子(增強):訓練孩子摺棉被,告訴他們若每天起床摺棉被的話,就給予集點貼紙,集滿五點可以兌換一支冰淇淋。

例子(削弱):當討厭的人要求你做討厭的事的時候,就要斷然拒絕,久而久之壞朋友和壞事情就不會再來找你,而身邊大多是你重視的好朋友。

一、行為結果的呈現須即時

刺激與反應相隔時間越短,越能有制約的效果。

因此每當目標行為出現後,馬上給予增強、懲罰或消弱,效果最好。

二、多增強,少懲罰

實驗結果顯示,增強的效果較慢顯現,但學習到的行為亦比較持久;相反,懲罰的效果馬上就能顯現出來,不過一旦停止懲罰,原本的行為也恢復得比較快。另一方面,在懲罰之下當事人只學到「不要做什麼」,而沒有學到「應該做什麼」,學習的效果相當有限。

三、懲罰不等於羞辱

懲罰的方式不宜採用怒罵、體罰等方式,以免造成生理及心理上永久性的傷害。

四、要有一致性,不能時輕時重

執行獎懲必須要有明確可參考的規則,也就是所謂的賞罰分明的法治觀念。如果同樣的行為產生不同程度的獎懲,會讓人產生混亂,而降低制約效果。

五、獎懲要適度,符合比例原則

賞和罰都必須符合比例原則。好比乖乖吃飯就可以拿1000元,可能會導致價值觀偏差,或是不好好吃飯就被重度體罰等等。適度懲罰是令人產生厭惡感,但又不至於引發過度的焦慮感。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